Monday 20 September 2010

CUP Interview


1. 以前的建築師是全面的: Urban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Landscape Design等都要有一定的水平。他才也是通才,因會溝通。如何看建築師專業專門化的改?他再是不是帶領提升生活素的袖?


我认为现在的建筑师仍然是专才+通才。对于“专”,可以体现为不同特长的建筑师,每个建筑师在团队中都有自己“专”的角色。以前的专主要指通晓建筑项目的材料、技术、规范、合同、运作与管理,而今天的专还体现在信息社会中的电脑技术、生态环境技术等。至于“通”,就是每个你都知道点,这样的人往往成为团队领袖,即项目建筑师,他应该象一个交响乐队的总指挥,能够统筹协调多方为业主服务。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说得专业点,要看项目的合同类型,有时候承包商、甚至甲方会担任指挥的角色。问题中指的“通”,还是停留在设计层面上,一个建筑项目下来,设计的分量一般不会超过20%。对于被封为提升社会素质的领袖,建筑师着实不敢自居,因为一个成功的项目,关键还要看决策人是谁,往往出资方是最后拍板的。建筑师容易夸大自己对于社会的作用,犯英雄主义的错误,很多事情建筑师其实是无奈的。不过话说回来,一个成熟、有创意且负责任的建筑师,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经验积累,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中,他们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绝对的活到老学到老,从成才的投入与产出的比例上,建筑师要辛苦得多。


2. 築師都有其特的建或概念,那你自己相信的又是什
当代设计之前还有建筑美学的理论和教学,现在已经很少听到建筑师从建筑美学的角度评价建筑了,因为建筑不再“纯粹”,复杂而多变。很多原来的美学原则,也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另类。与其说现在的建筑无美可言,我更倾向于说没有一个统一的“美”,美变得越来越主观。问到我的建筑信仰,简单的讲,是建筑的多样化物化成果(Diversified Materialization)和系统化网络结构(Systematic Network)。我不相信一成不变的设计理念和习惯,我希望每一个方案从类型学上讲都很不一样,都是响应各种客观条件限制的结果。我也不相信会有统治性的新主义的出现,地域性或者说个性,在全球一体化的时候更显重要。系统化网络结构强调的则是建筑体系内、外的网络式的链接关系,和由此决定的实现目的的方法和策略,即通过设计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制约限定,得到一个自发生成却在控制之内的形态系统。我目前做设计的核心理念可以用我们公司的名字概括——“度·态”。“度”与“态”,是“度化(Codified)”和“构态 (Morphology)”的缩写,设计可以量度、操控的结构与形态,从而在强化设计艺术性的同时,实现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设计科学性。“度化”令业主的经济投入和回报更具可持续性,“构态 ”使项目的社会价值和影响更具意义。具体讲,我们的设计关注“效率(Efficiency)”、“效果(Effect)”和“效应(Emergence)”。高效率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本质,即利用有限的资源最大化成果,让后代同我们一样享用资源和环境,包括设计的经济效率、环境效率、性能效率和使用效率;“效果”表达了我们积极、睿智地响应业主对于设计附加值的追求,实现材料及氛围的艺术效果;“效法”彰显了我们适宜的设计方法和策略,即通过有效的研用各种运算化设计(Computational Design)方式,实现意料之外、却在控制之中的构态结果,也就是所谓的创意。

3. 代社越多討論築與會環境的關係妳覺得建築師們一方面的意是否提高了?
建筑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有点像鸡生蛋还是蛋生鸡,在我看来,优秀的建筑是反映社会环境的结果;反过来,它又改变已有的社会环境,促生出新的环境。建筑的落成象征着一个建造项目的结束,同时宣告了该建筑生命的开始。社会环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网络,它受很多因素影响。当初反映社会环境的建筑,现在未必就是适宜的,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建筑更新项目。既然建筑迟早要过时,那么所谓的建筑和社会环境的和谐关系该怎样体现?顺着这个思路,建筑和社会环境只能是一时的和谐,而不是一世的和谐,所以我更倾向于称它们之间是互动关系。认清了二者的关系性质,再来看这个问题,可能会发现,一个有很强社会环境意识的建筑师的设计方案,建筑10年可能就过时了。什么才是能使建筑长寿的关键呢?答案应该是它的适应性与灵活性,或者说起初的不确定性。只有建筑的生命得到延长,才会减少对于我们生存环境和资源的浪费,才会更具有可持续性。

4. 你如何看近年來內地大城市的建築風格?

这个问题很大,近年来内地大城市的建筑风格有很多,比如国外建筑师的国际大都会式的玻璃摩天大楼,本土建筑师挖掘中国文化内涵的朴素建构,海归建筑师们的中西合璧,明星建筑大师们叹为观止的标志性建筑。我猜你可能最想问标志性建筑,恰巧今年年初,我在北京指导了英国伦敦AA建筑联盟学院的冬季访校,议题就是关注北京的标志性建筑,同时邀请AA的校长Brett Steele和中国明星建筑师朱锫到场讨论。我想引用之后我对于该活动的一个短评回应你这个问题。

英国AA针对标志性建筑的问题举办题为《深度表面深度》的圆桌讨论会。这个题目的制定,源于两点。

一方面,“表面深度”是抽象的,即“标志性”在大多数人开来,是非常肤浅的表面化。200712月,英国《金融时代》曾这样评价道:“北京非常重视她的姿态和标志性,通过自身超常的智慧和复杂的结构,正在实现当代设计文化中最肤浅的层面。“与此同时,又有以西方建筑评论家Charles Jencks为代表的一些学术精英入木三分地对建筑标志性问题作了相对系统的研究。关键的问题是:“今天的北京,是否需要更多的标志性建筑?”我们是在响应文脉,还是在创造文脉?如果未来到处都是标志,我们又该如何设计新的标志?那时是否我们要提倡“反标志性”建筑?那么在追求标志性的文脉下,我们又该如何设计“反标志性”的建筑?这会不会反而创造了新的标志性?可见,这个“表面深度”是有深度的。

另一方面,这里的“表面”还可以是具象的,被理解为建筑物质的表面,正如哲学家Deleuze说的,任何问题最后都会归结到物质的表面上,表面是深的。建筑的物质性,从设计的目的看,也不可避免的止于和表面的纠缠,代表性的文章有David Leatherbarrow Moshen Mostafavi(前AA校长、现任哈佛大学GSD院长)合写的“表面建筑”(Surface Architecture)。 这也是AA在近十年内一直比较关注的一个研究方向——建筑的物化表面系统。

抽象和具象的“表面”,看起来没有直接的关联,但对于后者的关注,恰恰会产生更多的前者。在AA校长Brett Steele看来,讨论标志性是一个没有太大意义的,这正说明了国际前卫设计师的态度,早已经把标志性放到了副次产品的位置,关注更多的新问题,以及相关的新设计方法和过程,其结果往往形成了今天在主流设计师看来的建筑的标志性。

5. 地城市奉行快速展策略,你此有何評價

快速发展必然导致高风险和高浪费,因为没有时间去沉淀、考量、论证,结论很快定下,接着就是执行。不少专家论证变成一场秀,走一个过场,结论事先就差不多定了。相信内地的政府官员大多数都是睿智的,快速发展策略的弊端我们能看到,他们肯定也都清楚。但是还坚定不移地这样做,其中肯定有很多原因。我不欣赏愤青式的劈头盖脸的批判,那样并不能带来建设性的意见;我更在意应对问题的解决办法,看到问题的两面,做到建设性的批判。这个问题如果深究,避免不了对于中国现存政治体系的评价,这方面的评述已经有很多香港学者的真知灼见,我只是一个建筑师,就不再这里班门弄斧了。仅从表面现象——城市建设来谈。我认为,快速发展导致的最大问题是建筑行业的不规范、不专业化。在内地,很多法规、合同形同虚设,业主为了赶工期,不顾建筑建造的科学性,铤而走险;而且,项目管理方面没有一套完善的风险控制和管理机制,潜伏的安全问题(建造过程中和之后)比比皆是;从项目执行方面看,暗箱操作已是路人皆知的潜规则,直接导致的结果是,建筑师们拿项目,关系比实力重要,面对层层克扣的设计费,实打实的设计和建造只能草草了事。在英国,一个建筑项目涉及的合同、法规、专业咨询的工作量,远远超出国内的同行们,方案设计的周期以年计算,而在中国,我们可以以月、甚至周计算。这一切都是为了一个字——快!在目前情况下,快的确最重要,楼早使用一天,经济回报就多增加很多,GDP就漂亮不少。我倒是觉得国内的建筑部应该向HKIA或者RIBA(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学习,除了不断研究颁发各种相关法规、条例外,还应该成为管理建筑行业的组织,保护和约束建筑师的机构,致力于提升建筑师整体从业质量和水平的策源地。

6. 築與實用、境、技面息息相,你最著重的是什

实用是建筑目的之一,如前所述,用途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实用只能在短时间内适用;环境是建筑的条件,它对于建筑起到制约作用,建筑一旦落成,反过来影响环境,二者是互动的;技术是建筑的实现手段,没有技术,或者技术低下,空有想法,只能是建一些哗众取宠的、只可远观,且一定要在建成第一天才能拍照出版的建筑,质量无从保证,更高的理念只能是空穴来风。所以,你的问题可以翻译成:建筑的目的、条件和实现手段,你最著重什么?答案不言而喻,同样最重要。

7. 地的建概念香港有什不同?

曾经一度,香港的建筑风格(比如绿玻璃),成为内地建筑的风向标。不敢说现在是不是风向调转了,不过,因为看到艺术暗藏的商机,而对于艺术的追捧,内地应该是给香港做了个榜样。要说两地建筑概念的不同,前提是一定有一个概念,可以概括时下内地所有的建筑。在我看来,没有答案。
反观香港,最显而易见的概念就是高密度,这也给香港贴上了不同于内地任何城市的标签。此外,内地是国家的尺度,香港是地区城市的尺度,拿一个城市和一个国家比,很难比出个所以然。一定要说不同的话,我看到的不同,更多的是建筑师和行业专业化的不同。首先,香港建筑师的平均薪水比内地高不少,一个本科毕业的港大建筑系学生,可以有1万多的起薪,国内好的应该只有其一半;其次是建筑的法规与合约体系,香港建筑学会秉承了英国和美国发达国家的行规,严谨且相对完善,而内地开始注册建筑师职称不过是上世纪90年代的事情;第三,香港大学的建筑教育,完全和国际接轨,全英语教学的环境让香港的建筑实践更趋向国际化,而国内的建筑学院本土观念强很多。

8. 你最喜的建築師?有什原因?

学生时代很喜欢库哈斯(Rem Koohaas),那时候整天挂在嘴边的就那么几个名字,喜欢他思辨的睿智、敏锐的视角、玩世不恭的态度和不拘泥程式的精神。后来因为周围喜欢他的人太多了,反而把他搬下了我心中的神坛,如果大家都学Koohaas,每个人都成为小Koohaas, 这个世界就不多样了。现在看来,我还是最喜欢勒·柯布希耶(Le Corbusier,因为他是我知道的唯一一个看不出固定风格的建筑师,从他现代主义之前的作品,到现代主义鼎盛时期的城市规划和建筑主张,再到后期的朗香教堂(Ranchamp Chapel)和飞利浦临时展亭(Philip Pavilion),如果你不知道这些项目背后的设计者,一定不敢相信他们出自同一个人之手。如果柯布能活300岁,我相信他的设计热情会永远保持在30岁的水平中国的建筑师里面,我很尊敬张永和,因为他很执着、也比较平和。

9. 於建可以介紹給讀者,挑的原因是什

如果想了解中国的当代建筑,建议你去读读《今天》的第85期“中国当代专辑”,里面收录了很多和中国建筑相关的精英人士的论著,除了大家知道的著名建筑师外,还有国家大设计院的总工,建筑表现图巨鳄水晶石的老总,政府规划部门的官员,建筑评论家,也有建筑教育家和知名学者,让你从多角度全方位了解中国当代建筑的现状。此外,我个人非常喜欢一本建筑技术论著合集,Rethinking Technology, A reader in Architecture Theory, edited by William W. Bramam and Jonathan A Hale。里面收录了从1901年到2004年最具影响力的和建筑技术相关的短文,可以事半功倍的让你游览建筑技术发展史及其相关理论的100年。

No comments: